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
1 總則
混凝土強度是影響混凝土結構可靠性的重要因素,為保證結構的可靠性,必須進行混凝土的生產控制和合格性評定,本標準是關于混凝土抗壓強度合格性評定的具體規定。它對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提高混凝土生產的質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
2 術語、符號
2.1術語
2.1.1 規定了混凝土的基本組成和生產工藝。隨著混凝土技術的發展,現代的混凝土組成往往還包括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
2.1.5 檢驗批在GBJ107-87中稱為驗收批。
3.0.1 混凝土強度等級由符號C和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組成。等級以5N/mm2分段劃分,并以其下限值作為示值。在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規定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有: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等級,在該規范條文說明中指出,混凝土墊層可用C10級混凝土。
3.0.3混凝土強度的分布規律,不但與統計對象的生產周期和生產工藝有關,而且與統計總體的混凝土配制強度和試驗齡期等因素有關,大量的統計分析和試驗研究表明:同一等級的混凝土,在齡期相同、生產工藝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條件下,其強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態分布來描述。因此,本條規定檢驗批應由強度等級和試驗齡期相同、生產工藝條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組成,以保證所評定的混凝土的強度基本符合正態分布,這是由于本標準的抽樣檢驗方案是基于檢驗數據服從正態分布而制定的。其中的生產工藝條件包括了養護條件。
3.0.4規定了有條件的混凝土生產單位,以及樣本容量不少于10組的,均應采用統計法進行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統計法由于樣本容量大,能夠更加可靠地反映混凝土的強度信息。
4 混凝土的取樣與試驗
4.1混凝土的取樣
4.1.1 根據將來采用的檢驗評定方法,制定檢驗批的劃分方案和相應的取樣計劃,是為了避免因施工、制作、試驗等因素導致混凝土強度缺少試驗試件。
4.1.2對混凝土強度進行合格評定時,保證混凝土取樣的隨機性,是使所抽取的試樣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條件。此外考慮到攪拌機出料口的混凝土拌合物,經運輸到達澆筑地點后,混凝土的質量還可能會有變化,因此規定試樣應在澆筑地點抽取。預拌混凝土的出廠和交貨檢驗與《預拌混凝土》GB/T14902的規定相同。
4.1.3應用統計方法對混凝土強度進行檢驗評定時,取樣頻率是保證預期檢驗效率的重要因素,為此規定了抽取試樣的頻率。在制定取樣頻率的要求時,考慮了各種類型混凝土生產單位的生產條件及工程性質的特點,取樣頻率既與攪拌機的攪拌盤(罐)數和混凝土總方量有關,也與工作班的劃分有關。這樣規定,對不同規模的混凝土生產單位和施工現場都有較好的實用性。
一盤指攪拌混凝土的攪拌機一次攪拌的混凝土。一個工作班指8h。
當一次連續澆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超過1000m3時,整批混凝土均按每200m3取樣不應少于一次。
4.1.4每批混凝土應制作的試件數量,應滿足評定混凝土強度的需要。對用以檢查混凝土在施工(生產)過程中強度的試件,其養護條件應與結構或構件相同,它的強度只作為評定結構或構件能否繼續施工的依據,兩類試件不得混同。
4.2混凝土試件的制作與養護
4.2.1~4.2.3 混凝土試件的成型和養護方法,應考慮其代表性。對用于評定的混凝土強度試件,應采用標準方法成型,之后置于標準養護條件下進行養護,直到設計要求的齡期。
4.2.4采用蒸汽養護的構件,考慮到混凝土經蒸汽養護后,對其后期強度增長(指設計規定齡期)存在不利的影響,因此規定在評定蒸汽養護構件的混凝土強度時,其試件應先隨構件同條件養護,然后置入標養室繼續養護,兩段養護時間的總和等于設計規定齡期。
4.3混凝土試件的試驗
4.3.1試驗誤差能夠導致一組內三個試件的強度試驗結果有較大的差異。試驗誤差可用盤內變異系數來衡量。國內外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盤內混凝土強度變異系數一般在5%左右。本條文規定,當組內三個試件強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時,也即三倍的盤內變異系數時,同時舍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取中間值為該組試件強度的代表值。這種規定造成的檢驗誤差,與取組內平均值方案造成的檢驗誤差比較,兩者差別不大,但取中間值應用方便。
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目前多數混凝土中摻有礦物摻合料,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實驗表明,摻加礦物摻合料混凝土的強度與純水泥混凝土相比,早期強度較低,而后期強度發展較快,在溫度較低條件下更為明顯。為了充分利用摻加礦物摻合料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本標準以注的形式規定,其混凝土強度進行合格評定時的試驗齡期可以大于28d,具體齡期應由設計部門規定。
4.3.2當采用非標準尺寸試件將其抗壓強度折算為標準尺寸試件抗壓強度時,折算系數需要通過試驗確定。本條規定了試驗的最少試件數量,有利于提高換算系數的準確性。
一個對組為兩組試件,一組為標準尺寸試件,一組為非標準尺寸試件。
5 混凝土強度的檢驗評定
5.1 統計方法評定
5.1.1 ~5.1.4
1. 根據混凝土強度質量控制的穩定性,本標準將評定混凝土強度的統計法分為兩種:標準差已知方案和標準差未知方案。
標準差已知方案:指同一品種的混凝土生產,有可能在較長的時期內,通過質量管理,維持基本相同的生產條件,即維持原材料、設備、工藝以及人員配備的穩定性,即使有所變化,也能很快予以調整而恢復正常。由于這類生產狀況,能使每批混凝土強度的變異性基本穩定,每批的強度標準差可根據前一時期生產累計的強度數據確定。符合以上情況時,采用標準差已知方案,即5.1.2條的規定。一般來說,預制構件生產可以采用標準差已知方案。
標準差已知方案的由同類混凝土、生產周期不應少于60d且不宜超過90d、樣本容量不少于45的強度數據計算確定。假定其值延續在一個檢驗期內保持不變。三個月后,重新按上一個檢驗期的強度數據計算值。
此外,標準差的計算方法由極差估計法改為公式計算法。同時,當計算得出的標準差小于2.5MPa時,取值為2.5MPa。
標準差未知方案:指生產連續性較差,即在生產中無法維持基本相同的生產條件,或生產周期較短,無法積累強度數據以資計算可靠的標準差參數,此時檢驗評定只能直接根據每一檢驗批抽樣的樣本強度數據確定。為了提高檢驗的可靠性,本標準要求每批樣本組數不少于10組。
2. 本次修訂對《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中標準差未知統計法的修改原則如下:
將原驗收界限前面的系數去掉,即:[0.9 fcu,k]改為[1.0 fcu,k],同時,驗收函數系數λ1調整為:
試件組數 |
10~14 |
15~19 |
≥20 |
|
1.15 |
1.05 |
0.95 |
并取消GBJ107的4.1.3條的式中的Sfcu≥0.06 fcu,k規定。
驗收函數中的λ1系數確定如下:根據《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第3.0.5條的規定,生產方風險和用戶方風險均應控制在5%以內。同時,設定可接收質量水平AQL=(可接收質量水平相當于具有不低于95%的保證率),極限質量水平LQ=(極限質量水平相當于具有不低于60%的保證率)。調整λ1的值,采用蒙特卡羅(monte-carlo)法進行多次模擬計算,在生產方供應的混凝土質量水平較好(數據離散性較小)的情況下,得到生產方風險(即錯判概率α)和用戶方風險(漏判概率β)基本可控制在5%左右或以下;當混凝土質量水平較差(數據離散性較大)時,也能使用戶方風險始終控制在5%以內。
本標準新方案與原標準的對比計算結果表明,新方案均嚴于原標準。對小于C30的混凝土,兩者相差不大。但隨著強度等級的提高(標準差隨之降低),新方案比原標準越來越嚴格,但仍在適度范圍。
在5.1.3條、5.1.5條中規定強度標準差計算值不應小于2.5 N/mm2,是因為在實際評定中會出現過小的現象。其原因往往是統計的混凝土檢驗期過短,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因素反映不充分造成的。雖然也有質量控制好的企業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但對于全國平均水平來講,是達不到的。
公式(5.1.2-2)、(5.1.2-3)、(5.1.2-4)及(5.1.4-2)是關于最小值限制條件,其作用旨在防止出現實際的標準差過大情況,或避免出現混凝土強度過低的情況。
5.2非統計方法評定
5.2.2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中非統計方法所選用的參數是在過去混凝土強度普遍不高的情況下規定的。而隨著混凝土不斷高強化,高強混凝土應用越來越多時,原規定對強度等級為C60及以上的高強混凝土是過于嚴格的。因此,本次修訂在采用蒙特卡羅法模擬計算的基礎上,對超過(包括)C60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強度評定作了適當調整。